孕期贫血是一种很常见的妇科疾病,绝大部分是由于孕妇缺铁引起,所以按妊娠期重量变化的特点进行饮食补铁就非常有必要,这也是防治孕妇缺铁性贫血的重要途径。此外,在补充铁的同时,还应注意补充蛋白质。因为血红蛋白的生成不仅需要铁,也需要蛋白质,只有补充足量的蛋白质才能提高补铁的效果。
在妊娠前半期对铁的需求增长不多。从孕20周开始,由于母体红细胞总量扩充加快和胎儿发育需求增多,每日需铁量增至5~10毫克。因此,妊娠13周待早期妊娠反应消失,饮食恢复正常后,就应多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猪肝,每100克含铁25毫克,吸收率也高,最好每周能吃2~3次,每次100~150克。另外,可经常吃些瘦肉肉松、黑木耳、海带、紫菜、莲子、豆制品、虾米等含铁丰富的食物。多吃些新鲜蔬菜,饭后吃些水果,能增加维生素C,提高食物中铁的吸收率。用铁锅炒菜,也是增加菜肴中铁含量的好方法。但不要在饭后喝茶,因为茶叶中的鞣酸可妨碍铁的吸收,更不要喝浓茶。 红糖水冲鸡蛋治孕妇贫血? 这种饮食是不科学的,因为鸡蛋中的铁是非血色素铁,含量较高但利用率低。红糖具有活血化淤作用,不适合准妈妈使用,尤其是孕早期的准妈妈。可以肯定地说,二者搭配并不能治疗贫血。 只要不贫血就不必补铁? 有很多准妈妈认为,只要不贫血就不用吃补铁食物或者补充剂。其实,铁元素在确保向胎儿正常供氧方面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还能促进胎儿的正常发育和生长以及防止准妈妈早产。特别是孕中期的准妈妈,不管是否贫血,都要注意补铁。
贫血准妈妈有哪些症状?
大约有15%以上的准妈妈贫血,通常在孕12周和孕晚期(28-40周)的血常规化验中得到确证。她们都会多多少少出现这样一些症状:由蹲着的姿势站起来的时候,头会感到晕眩,眼前发黑,要定住站一会儿才能恢复正常的感觉;比起家里其他的人,脸色看起来苍白憔悴,甚至指甲和眼底的血色也显得不够饱满足实;而且相当容易疲惫和倦怠。再任其发展会容易出现呼吸困难,心悸和胸痛的症状。 贫血鲜为人知的根源 准妈妈很容易缺乏各种营养,孕期贫血就是常见的营养缺乏症。贫血有如下两种: 缺铁性贫血。这是孕期准妈妈最常见的贫血,因为在怀孕前准妈妈体内铁存贮量不足,而胎盘和胎宝贝的发育都需要增加血液量,以至铁的供给量要达到孕前的2倍;加上准妈妈怀孕后胃酸减低也影响了饮食中铁的吸收,而孕后又未能通过饮食摄取足量的铁。 叶酸性贫血。还有的准妈妈由于怀孕后身体缺乏叶酸而引起叶酸性贫血。怀孕后,准妈妈的身体对叶酸的需求量由孕前50—100微克增加到150—300微克,加上妊娠期叶酸从尿中的排出量增加,如果动物性蛋白质和新鲜蔬菜进食得少,就更容易缺乏叶酸,由此引发叶酸缺乏性贫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