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 | 浏览: 1034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张芮歌

幼小班

Rank: 1

妈币
48  
宝宝生日
 
积分
楼主
发表于 2015-9-29 16:56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又是一年国庆到,每班每级乐逍遥”。九月的尾巴渐渐消逝,金灿灿的十月即将到来。每逢这国庆佳节时,总有家长愁眉紧锁:“唉,娃儿又要在家耍翻天了......”,也总有学生欢呼雀跃:“耶!又放假了,天天睡觉,起来打游戏咯......”那么,今天就给我们的辣妈萌爸们来提个醒,国庆大长假,千万别对你家宝贝做出这些举动:
    1.寄予孩子很高的期望且追求完美。通常的说法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为了不使自己失望,只能给孩子不断地施压。通常情况下一到国庆假期,有那么一部分的家长总会期望孩子能在这段时间里解决掉一个月之内,或者是一个学期之内遇到或存在的所有问题,目的是为了收假回去能跟上学校学习的步伐。孩子会迎合家长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这样的优秀,往往忽略了孩子本身的需求。当孩子为了家长的期许不断迎合的时候,他就失去了自我,他的生命状态不再自在和流畅!他只能紧紧地抓住他付出的代价得来的“优秀”!而这样的“优秀”是一把双刃剑是一枚**!随时会被引爆,不是炸伤别人,就是炸坏自己!
2.孩子不令自己满意时贬损他、责罚他。其实孩子不能让父母满意的时候已经很负疚,比如国庆一放假就疯狂的玩耍,忽略了学校的作业,等到最后一天才来熬夜恶补。这个时候最需要来自父母爱宽容、协助和支持。父母忽略孩子的感受被自己的情绪支配,只想着:你是我孩子,你就应该听我的话,你就应该听我的安排!然后用你自己奇多的规条和框框来束缚孩子。但是孩子往往越束缚越叛逆,你越管,他越不要听!
    给孩子一些空间,让孩子在负疚的状态下仍然可以得到爱,孩子才会有顺从以及有自我负责的可能。在孩子做了令你不那么满意而他自己也深知的事情时,无言地宽容,单纯地给予孩子爱的支持更显得重要!
3.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这是所有家长的通病。特别在假期里,父母总爱说的一句话:“你就知道玩,你看看某某家的孩子,天天在看书......”,这里要告诉辣妈萌爸们的是,当你把比较的枷锁套给孩子,孩子就永远无法正确的看待自己,也会大大的增加孩子的自卑心理
4.预言孩子没出息。有一类家长总爱根据孩子平时也好、假期也好的表现,自我的预言断定孩子的未来。“你就玩吧,书也不看,以后你就是街上要饭的命”......预言孩子没出息有两种后果,一是你越说他没出息,他越没出息,完全丧失斗志和学习能力,最终实现你的预言!另一种孩子,你说越说他没出息,他越要证明自己有出息,但是一辈子活在证明中,失去自我,也丧失了生活的智慧和让自己幸福的智慧。
5.代替孩子做选择。孩子的心理独立期有三个阶段,分别是3岁、9岁和12岁。小的时候,孩子自己吃饭,父母应关怀而不干涉,不要说你都吃到衣服上了,我来喂吧!再或者孩子想穿什么衣服你也要代为选择!还有不声不响为孩子在假期里各种补习、兴趣班,从来都不让孩子自己做决定,都是不智之举。
    家长总是在用自己的头脑操控孩子,但是忽视了代替的过程就是剥夺孩子成长的过程。你剥夺了孩子某方面的成长,孩子就丧失了某方面的能力。
6.不相信孩子。不相信孩子的根源是父母不相信自己。每当遇到假期时,孩子对妈妈说:没事,我一个人在家写作业,你去忙吧!妈妈一关上门就想,孩子一定在家玩电脑呢!这样的反应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信任我、不喜欢我、不尊重我!不相信孩子就是在毁灭了孩子的自尊。父母总是努力把自己的孩子朝着成功的方向培养,致力于培养孩子成才,而忽视了孩子要先成人的问题。以至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越来越多

漪漪

硕 士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妈币
2638  
宝宝生日
2010-10-14 
积分
16170 

败家女王 育才女神 妈网土豪金 教育达人 勤劳的小蜜蜂 带球好手 金苹果 魅力大使 特殊贡献 玩乐潮人 育儿好手

还在上幼儿园,每天除了玩还是玩,国庆累的,是我,变着法陪她玩呀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家长国庆不能对孩子做的事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