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3 | 浏览: 1347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珮珮

大 本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妈币
20418  
宝宝生日
 
积分
9790 

败家女王 美食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6-15 14:28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我家孩子今年已经3岁多了,上了两年多的早教,从孩子一岁多就带她在早教机构学习,其实最开始,我也曾经反对过,总觉得,早教其实没啥用。为了培养出与众不同的孩子,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许多早教机构就应运而生,美式的、英式的、台湾的……国外的、本土的,不计其数,让人眼花缭乱。按传统的教育方式,孩子的童年应该是无拘无束的,在玩笑嬉闹中,或者与父母享受天伦之乐下度过。而另一个声音却说:早期的教育会影响孩子的一生,0~3岁是幼儿潜能开发的最佳时期,有九大敏感期在这个时候确立,如果错过敏感期,根据儿童潜能递减法则,很多东西就会被错过,甚至终生无法挽回……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为了不留遗憾,我决定从众。


珮珮

大 本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妈币
20418  
宝宝生日
 
积分
9790 

败家女王 美食达人

        在孩子一岁半时,开始从身边的早教了解起,公园边有一家,就约了一节试听课,说唱儿歌的,孩子在教室里和老师互动的很开心,又有小朋友的陪伴,老师的笑容亲切,授课专业,孩子们下了课在里面玩的很疯久久不肯离去。可是没有比较又怎么会决定呢,于有又去了另一家早教(既然是征文比赛,这里就不说机构名字),据说是源于台湾的教育理念,我的孩子最喜欢运动,所以当他见到这么宽敞的地方就开始像脱了疆的野马,玩得不亦乐乎。接着又听了顾问老师的介绍,《脑科学》、《3Q教育》、《多元智能开发》、《感觉统合训练》等众多的高端特色科研教学手段,我听得云里雾里,但看到孩子喜欢玩,既然源于台湾,理念应该是可以的,几年之内客源也很多,机构也在扩充,孩子都是独子,没有玩伴,每周有两次课程,可以有一起玩的机会。价位按当时来讲也算中等,想想就这里吧

1.jpg





520_430.jpg





手机也拍了两张照片

珮珮

大 本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妈币
20418  
宝宝生日
 
积分
9790 

败家女王 美食达人

       于是,我们人生中的第一堂课就开始了,一节亲子课,一节感觉统合课,两节安排在一天,相邻的时间段。学自我介绍,动手做手工,后来又上了音乐课,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服饰,节日,听经典的民族音乐,制作并品尝民族风味特色小吃,很多有趣的活动,聚会。看着孩子一步步在这里长大,逐渐的了解这个世界,在这里传出阵阵欢快的笑声,学到一些小小的本领,我们很开心。老师说过,家园共育是很重要的,所以老师只是穿针引线,重要的是给予更多家里的引导和训练。慢慢的孩子的秩序感增强了,乐于和大家打招呼,懂得了很多小知识,有了一些团队意识。


珮珮

大 本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妈币
20418  
宝宝生日
 
积分
9790 

败家女王 美食达人

现在,我的孩子已经入园两年多的时间了,早教课程也已经结束,以一个经历过的家长身份,我个人认为:是否选择早教还是个人培养,完全在于个人家庭教育的理念,早教也只是我们教育孩子引领孩子的手段之一,如果认可,可以配合老师去完成一些要求,孩子也会取得一些进步。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教育出来的孩子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只要是符合自己孩子的气质、特性都是好的。

u=3499076349,1329289015&fm=21&gp=0.jpg



上一张上课的时候 我**到的一张照片
“早教”不单是只早教机构,更多的是带动家长多一个角度或思路去引导孩子,在适宜的年龄做孩子喜欢的事情,让我们每一个孩子都能在他们擅长的领域有所建树,走稳自己的人生之路。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早教征文】孩子两年多的早教经历告诉我,早教不单单是为了学知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