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3 | 浏览: 3893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妈币
12268  
宝宝生日
2007-03-22 
积分
14654 

Medal No.1

楼主
发表于 2008-9-24 13:43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化妆品品牌丸美的制造商,广州佳禾化妆品制造有限公司宣布,通过《每日经济新闻》就其部分宣传内容失实一事向公众公开道歉,“丸美品牌与日本并没有直接关系,是地道的中国品牌,希望公众能原谅承认错误的孩子。”  从一个强硬的“假洋鬼子”到“一个承认错误的孩子”,“丸美”的角色转换很快。本就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品牌,非要穿个“马甲”,冒充“洋鬼子”,这不是自灭威风,长别人志气吗?
  不过,在一番愤慨之后,我们不禁要反思:“丸美”为什么要扮“洋鬼子”糊弄国人?说到底,是迎合市场的需要。揪出“丸美”,却甩了热衷洋货的国人一巴掌。
  说说“丸美”扮“洋鬼子”的三大“苦衷”,或许人们能原谅一些这个“承认错误的孩子”。
  “苦衷”一:一个新生化妆品品牌,谁信?“丸美”创于2002年,非要说什么“创始于昭和54年”。至于“昭和54年”到底是哪一年,其实是1979年。这样人为地把品牌的创立时间往前推了23年,不过是为了向消费者表明自己是个老品牌。谁都不想拿自己的脸做试验,“丸美”很“巧妙”地绕过了女士们对化妆品消费的顾虑。
  “苦衷”二:日本化妆品在中国女性消费者中有很高的认同度。“丸美”搬出昭和年号,更是满足了不少人对日产化妆品的盲从心理。“资生堂在日本以艺术闻名,丸美则是以专业著称”,这样的一则虚假广告,足以糊弄一批国人。“资生堂”在国内本就一批忠实“粉丝”,“丸美”这招“借船出海”无疑是奏效的。
  “苦衷”三:骑虎难下。“丸美”创始人孙怀庆来把“洋鬼子”扮得很彻底,干脆来个抛宗弃祖,名字改成了小林庆夫,日味十足。估计,孙怀庆本人要没想到,仅仅6年的时间,“丸美”在国内创下了不错的业绩。等再想说自己是中国人、“丸美”是地道的“中国造”时,已经骑虎难下,干脆来个把“洋鬼子”进行到底。没法做人,只好做“鬼”。
  6年的市场,不断攀升的业绩,其实也证明了“丸美”产品的实力。这样一个有市场前景的国产品牌为什么要靠“装孙子”,做“洋鬼子”,才能赢得市场青睐?
  “丸美事件”发生,人们忍不住要问:身边还有多少“假洋鬼子”?“丸美”在媒体的一顿炙烤后,只好“现行”。我们的相关监督部门又在干嘛?吆喝打假,媒体怎么总是充当“长枪大炮”?崇洋媚外,这个国人的“诟病”还要治疗多久?
  “丸美”的成功,一定程度上,是相关部门监管的失败,更是刺中了国人崇洋媚外这个消费软肋,值得深思。

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

妈币
8760  
宝宝生日
2007-10-12 
积分
27133 

Medal No.1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妈币
7388  
宝宝生日
2009-01-21 
积分
18232 

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Rank: 100

妈币
16095  
宝宝生日
2007-08-15 
积分
16853 

Medal No.1

以前在做化妆品的时候就听他们的营业员讲过的,所以我不会去买!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丸美,真假洋鬼子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