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2 | 浏览: 2899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越儿

高 二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10079  
宝宝生日
 
积分
2642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2 19:05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看到有不少妈妈和爸爸为了孩子的健康而操心,人生在世,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人一旦生下来,就意味着要生病,但是如何正确呵斥好孩子,护理好孩子已经成为一门课题。或许有的家长会说,生病有医院,带他有父母爷爷奶奶,我不这样认为,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还付出一定心血的。         现在我就如何照顾孩子方面说说我的心得体会。

越儿

高 二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10079  
宝宝生日
 
积分
2642 
      在重庆,冬天和夏天是非常明显的,特别是现在气温变化很大,有时候今天是夏天,明天就成了冬天一样的,气温变化大,温差大,在孩子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前是不能适应这种气候变化的,大人也很容易感冒 ,何况孩子。而在抗毒素日益泛滥的今天,如何更好的保证自己不受侵害,不同于别的孩子一样,生病就输液,生病就打针的情况,是颇要费一番心血还是需要事前做好准备,这就需要我们假以时日进行积累,以求更好的生活,保证健康状态居多,而非所谓的亚健康状态居多了。
越儿

高 二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10079  
宝宝生日
 
积分
2642 
        像这段时间,已经立冬了,但是还没有到冬至的时间,重庆还没有感觉到明显的寒冷,但是上周五和今天的气温变化已经让街上许多小孩贴上了降温贴,感觉到很多小孩都在咳嗽,这已经成了很普遍的现象。而就如何预防和阻止这一情况的发生,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越儿

高 二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10079  
宝宝生日
 
积分
2642 
生活当中我许多点点滴滴,都需要我们去遵守和调节,而当孩子已经感冒了,就要学会护理,正确的护理会给孩子疾病造成更小的伤害,这样恢复起来也快,不仅经济上节约了,更重要的是孩子少受罪,身体少损伤。


越儿

高 二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10079  
宝宝生日
 
积分
2642 
另外要说的是,如果孩子抵抗力强,完全可以依赖中药进行治疗,而当病情控制不住的时候,这时候一定要中西结合,而中医的  麻杏甘石汤   是十分有效的。上次我和战友一起去张家界,他说他咳嗽半年多了,一直不好,我就写了一个麻杏甘石汤的单子给他,其中有一味沉香,必须是粉粉,而这个粉粉只有黄泥巴附近的一个私立医院才有,我当时没有给他说具体好多钱,我只是说这副药一副可能百多,而这个沉香就会值90几块钱。他回来过后,十几天我见到他,问起这个事,他说,硬是好了,点都不咳了,只是那个药三副着了1000多,我笑惨了,我说,可能你有钱吧,还真的是,那个战友挺有钱的,可能他买那个沉香就买得特别贵,而不是粉剂的沉香,放在药中熬,就不能吸收好多,感觉可惜了
越儿

高 二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10079  
宝宝生日
 
积分
2642 
所以说在带孩子方面,重在护理,而合理用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小孩的病变化极快,特别是高烧之后必定干咳,这是绝对的,这时候就千万不能停药,另外在吃退烧药方面也要掌握好,有时候看到孩子发烧就吃也不太科学,但是发烧不退烧也极容易烧成肺炎,特别是小孩夜间睡觉不稳,嘴皮干裂,就是肺部有热的直接现象,就一定要合理用药进行调整,而退烧方面有美林,有扑热息痛,还有一些土方法,比如霍香正气液滴肚脐方面,擦酒精等等,这些方式 方法有许多,但是一定要合理使用,不能按到这头而失去了那头,要标本兼治,两头都要照顾,只有这样,小孩才能恢复得快。而感冒的周期都有那么几天,大人不可太急,而一味的下重药,比如平时用抗生素用5毫克,到了有些医院一用就是2克,这样过后的结果大家可想而知,以后越吃越多,耐药性越来越大,所以不然为什么感冒初期要先用阿莫西林,而不能直接用头孢,阿莫西林属于青霉素类,而头孢属于头孢类抗生素,先急后缓,凡事理相通,情相谊,都是一样的。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如何爱护孩子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