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6 | 浏览: 894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妈币
1682  
宝宝生日
 
积分
1070 
楼主
发表于 2013-7-31 13:1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齐天大圣~ 于 2013-7-31 13:35 编辑

我相信大多数美妈应该收入都是在2000-5000之间吧。当然也有更高的或者更低的,我收入4000不到,和老公都是农村的。
还不是没靠父母一样的自己买的房子。连装修都是我们自己的钱。其实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可以省钱的。当然也不是说那种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一样省,就是该用用该省省就可以了。


我先说一下生活中吧:
不要经常去逛啥子超市,看到便宜的都买没必要得,只买需要的,最好去超市前列个单子
衣服按季度买,比如一个月添一次。要买基本装,不要买时装,比如冬天的羽绒服,买一件就行了,可以多换内搭衣服,围巾。可以多买反季衣服,同样的道理,不要因为打折而买。
不办信用卡,办了信用卡会有依赖,习惯透支。
每个月钱分成几笔,比如你的2500,可以这样:500元定期(一笔3个月,这样如果有一天必须要用,损失的利息不多);200元给家人买礼物的钱和过年的钱,300元人际交往费,1000元生活费,500元美容化妆品服装费
每一笔如果这个月没花完,就攒下来,继续下个月用。

外面的外卖虽然也就10块左右一份,但是吃了既不健康,算下来,一个月也要好几百,最好自己做饭
只需要3个包,一个通勤包,上班用,这个包的特点是大、结实、耐脏、轻便、经得起折腾,可以装很多东西。


相信大多数美妈都相信都掌握着家里的经济大权。女人很少关注投资理财方面,事实上真的是你不理财财不理你。鸡蛋不能放到同一个篮子里,分成几笔来。
首先,必须的是银行定期。你们不要小看定期,定期最大的好处就是稳定,任何投资包括定存都会有赚有跌。因此,在做其他的投资前,银行必须同时进行定期储蓄。闲钱比较多的同志们可以存长久一点,闲钱不多,比如就1、2W,而且可能随时要用,建议你们把钱存三个月定期。比如每个月500,每个500存3个月,当你要用1000元时,只要取其中2笔,其他的几笔不取不动,不损失利息。

关于定投和股票我并不懂,但是我身边有很多朋友在做,也有专业人士,他们给我的建议是不要轻易碰,中国的股市看不懂(除非你有门路),所以建议钱不多的同志们,在有稳定的积蓄下,可以做小部分的投资。这部分投资的钱的数量一定是,如果损失了并不会干扰你的生活。

这样坚持定存,攒首付也是指日可待的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妈币
1682  
宝宝生日
 
积分
1070 
本帖最后由 ~齐天大圣~ 于 2013-7-31 13:23 编辑

其他美妈也可以分享一些自己生活中的省钱之道
  其实我说实在的  重庆房子跟沿海比起来,真的还可以了
只要自己肯和老公奋斗,哪有买不起房子的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1761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2515 

尝鲜族

说白了自控能力才是关键呀,预算很好,超支要命呢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5896  
宝宝生日
2012-12-12 
积分
2665 
现在我买东西都不会轻易在淘宝上买便宜货了 一般都会挑品牌 然后找可靠的代购店 买多不如买精 确实是这个道理 而且一定要学会爱惜东西··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妈币
1973  
宝宝生日
2008-08-08 
积分
1298 
对哦,美妈规划得好好哦,
我也一段时间也是这样规划的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总看到抱怨买不起房,我来说说怎样不降低生活品质攒房款 ...
快速回复

X

你选择的金额范畴属于普通装修,将会为你分派装修队,只提供平面设计图噢!

发布装修招标

装修零成本/免费提供服务;帮你找到最优秀的装修公司,让装修更健康,更放心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