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5 | 浏览: 1641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币
1761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2515 

尝鲜族

楼主
发表于 2016-5-20 11:20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由于太干燥或太潮湿,夏季一向不被认为是家装的好季节。其实夏季装修,只要处理好一些问题,同样也可以做出让你满意的工程。

1.jpg



■安全问题
 夏季气温较高,施工现场材料堆放较多,从安全角度出发,材料尽量放在阴凉处,避免内部由于空气不流通、温度过高而引起燃烧造成火灾。材料还要尽量减少在工地堆放,这样可以减少事故发生的隐患。
  另外,作业时的电器、工具尽量与材料保持一段距离,带电作业时尽量远离材料,最好将工作区域和材料区域做一个合理的划分。
  ■防潮防晒
  夏季购买木制品包括施工主料大芯板、辅料白木条、阴角线、门边线、窗框线和在墙下沿的踢脚板等,都需要检测木制品的含水率。在建材市场,一般木制品专营店都应有木材含水率的测量仪。峰光无限总经理王双文表示:在雨季购买材料时,应选择相对干燥些的,当材料进场后略放置一两天,使它与周围湿度相同,这样使用起来就比较合适了。
  此外,板材要防止暴晒,如遇雨天湿度大时,储存时则需要采取防潮、防变形的措施。不要把板材、木料放在阳光直射的房间,暴晒会使木制品装饰的油漆和胶加速老化。雨水会使木制品引起膨胀变形,甚至发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
  ■壁纸、涂料应自然阴干
 涂料和壁纸是常用的饰墙材料。春季因为空气潮湿,为了让墙壁尽快干而大开门窗通风透气。夏季则不同,因为干燥,所以壁纸在铺贴前一般要放在水中浸透,然后再刷胶铺贴。如要这时大开门窗,让刚铺贴好的壁纸吹“穿堂风”,壁纸会因为迅速失水而发生收缩变形现象。
  ■瓷砖多泡水
  由于材料较之平常更为干燥,所以对于地砖、瓷砖等需要经泡水处理的材料,要延长泡水处理的时间,使水分接近饱和。这样,就不会出现在粘接时由于瓷砖干燥而从水泥中吸水的情况,从而发生与水泥粘接不牢固,出现空鼓、脱落的现象,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木制品,无论是刷清漆还做混油时,都切记不要在下雨天时刷。雨天请施工队先干点别的活,甚至暂时停工两天,也别在下雨天时做油漆活儿。
  ■抽湿通风
  装修中常会碰到乳胶漆因为干得慢、在潮热天气中会发霉变味的问题。对此,装修公司通用的办法是开空调抽湿,抽走空气中的水分;家具柜门不关闭,保持通风。装修后,各种气味散不出去,影响健康。建议,装修后多摆绿色植物,或者在房间内放两三个柠檬、桔子、香蕉,均可达到快速去味的效果。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妈币
169659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16687 
夏天要到了 这个帖子来得太及时了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妈币
20164  
宝宝生日
0000-00-00 
积分
10310 
夏天好像是石膏粉这些容易裂开啊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妈币
1714  
宝宝生日
 
积分
1384 
其实我觉得夏天装修工人太热了可能会影响做工也是不是哦
宝贝

大 本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妈币
16193  
宝宝生日
null 
积分
7283 
春节过后装修应该最合适
来自[妈妈网iPhone版]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夏季装修 这几点不容忽视。
快速回复

X

你选择的金额范畴属于普通装修,将会为你分派装修队,只提供平面设计图噢!

发布装修招标

装修零成本/免费提供服务;帮你找到最优秀的装修公司,让装修更健康,更放心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