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1482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花无缺

幼大班

Rank: 3Rank: 3

妈币
184  
宝宝生日
 
积分
50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17:3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今天和大家分享非常实用的新技能:妈妈育儿师!如何开发学前儿的脑力?只要运用高趣味,零压力的5感游戏,就能在亲子轻松互动时,提升孩子的脑力发展。
童年的真实经验,对于大脑发展及未来的认知能力,影响极为深远。研究已知,得到充分的人际互动和环境刺激的婴儿,大脑组织结构较为严密。0〜6岁的学前儿童,正值大脑神经快速成熟期,感觉系统不停接收各种刺激,这些讯息会传递给大脑。讯息愈频繁,大脑神经回路也愈发达。中央大学认知精神科学研究所所长洪兰在“通情达理”书中指出,“每一亲亲的经验都在大脑中留下痕迹”。“大脑当家”作者约翰。麦迪纳则强调,好奇心本身就是一件最重要的事。家有学前儿的父母,应鼓励孩子探索世界,多做亲子互动,多重感官刺激,为孩子的大脑发展灌注所需的养分。但脑力开发的前提是,父母要顺势而为,如果孩子没有乐在其中,效果就不存在。因为唯有主动历程,大脑神经才能进行连接,经验才会被留下。
游戏1:尿布体操在宝宝两岁学会自行如厕之前,爸妈每天利用好几次换尿布的时间,跟宝宝一起做体操,让他们逐渐熟悉自己身体部位的名称,并能串起眼睛,四肢和脑部之间的连接。触觉为宝宝带来真实感,顺便帮宝宝全身按摩,按摩时要慢慢来,才能让触觉消息与语言消息一起传达到大脑。
○〜二岁:爸妈先脱去尿布,将宝宝的双脚并拢,双手抵住脚掌往上轻推,使宝宝膝盖弯曲,这个动作可以训练宝宝用力踢脚,再让双脚伸直。接着握住宝宝的双手往左,右两侧伸展,然后再把手放在胸前。做体操的时候,爸妈要记得注视宝宝的眼睛,愉快的告诉宝宝“我抓住你的右手了! 」「我们来踢踢腿吧!」爸妈可用鼻子去碰宝宝的脚底或小手心,搔痒痒,让宝宝觉得换尿布好玩又舒服。
游戏2:洗澡大战洗澡玩水几乎是每个宝宝都喜欢的游戏时间。舒适的水温和水中的浮力能让宝宝放松心情,水中的玩具也有不一样的新鲜玩法。爸妈应善用洗澡时间,只要小小准备一下,就能跟宝宝展开一趟触觉之旅。做法一:洗到每个部位之前,用言语提示宝宝,“现在要洗你的胳肢窝了!”洗到手和脚,数数给宝宝听;需要宝宝配合动作时也提前告诉他,开你的小手,」并示范做一次。做法二:除了澡盆外,另准备一个装冷水的小桶子,告诉宝宝“这是温水”,“那是冷水”,并拉着宝宝的小手试试水温,停顿几秒后,再交叉尝试两桶水,让宝宝感受。做法三:准备可以漂浮的玩具或罐子,让宝宝视线追逐漂浮水面的玩具,鼓励他用手去抓,训练手眼协调能力。使用可以装水的容器或玩具让宝宝倒水,泼水,让宝宝观察罐子装满水后「噗通」沉下水的有趣现象。 游戏3:扮鬼脸根据研究,出生才两天的新生儿就会学眼前的大人吐舌头,模仿能力让人大吃一惊。爸妈常跟宝宝面对面或是看着镜子鬼鬼,可活化宝宝的镜像神经元,产生模仿行为,让他学会运用脸部肌肉,找到一样的部位做出同样动作,同时也让宝宝慢慢接触标示情绪的语言与各种表情。做法一:让宝宝面对爸妈的脸,或在镜子前做给宝宝看,爸妈先用言语提醒宝宝这个表情是“好开心”,“我在笑”,“你怎么了?”然后等宝宝跟着做,说出他的表情代表的意义,并给予鼓励赞美,宝宝会非常开心。做法二:大一点可用言语沟通的宝宝,可以跟爸妈玩「互看十秒,谁先笑出来就输了」,以及「喜怒哀乐表情四连拍」的游戏。
游戏4:躲猫猫在宝宝大约六,七个月大时,开始产生“物体恒存”的概念,刚刚明明还在他眼前的玩具突然不见了,宝宝开始会找找玩具的念头。找到东西的过程中让宝宝体验,打开手或方巾,找到玩具或人的因果关系。○〜六个月:跟宝宝玩“遮住脸,数五秒打开手”的躲猫猫游戏,记得打开手时要给一个大微笑。六个月以上:「用方巾盖住玩具」。先到宝宝看到玩具,移动到宝宝视线可及之处,用小方巾盖住玩具,问宝宝玩具在哪里,可以的话让他自己移动身体去找,等到拉开遮蔽物找到玩具的那一刻,给予赞美鼓励。
游戏5:指尖运动锻炼哲学家康德曾说:“手是外部的脑”。瑞典研究发现,当手指在做复杂,有意识的动作时,脑血流比比平增加三分之一。手部的精细动作差,大脑认知表现也较低落。○〜二岁:处于大脑迅速生长期的婴儿儿,父母可从生活中提供运用指尖的机会,例如自制彩色面粉黏土,五指画,手指谣,堆沙堡等活动,锻炼孩子的手指灵活度,促进大脑的整合协调。二〜六岁:除了折纸,涂鸦,叠积,抓豆穿珠外,亲子还可一起做点心,或剥蛋皮,削果皮,折衣服,洗袜子等家事。在开发脑力的同时,提升生活自理的能力。
游戏6:摸摸看百宝箱大脑感觉神经当中,触觉发展是最早成熟的。选择数十样物品,例如大大大样大颗核桃壳,松果,刷子,羽毛,铃铛,光滑的石头,让孩子用手伸入箱内,感觉物品的不同形状。○〜一岁:对触觉相当敏感的婴儿来说,百宝箱探索可能过度刺激,建议改以身体按摩,累积早期的触觉经验。一〜六岁:对学前儿来说,百物箱内的每件物品都是令人期待的全新探索。特别是那些触感奇特,摸起来冰冰凉凉(如石头)等物品,最能满足孩子的好心心。 游戏7:翻滚蛋卷游戏大脑透过肢体动作,理解所有接收进来的感官经验。适当的前庭刺激,有助于手眼协调,平衡感,空间觉知等技巧。但宜以两分钟为限,以免刺激过度导致疲乏。○〜二岁:父母合力抓住小毯子的四角做成小吊床(让下宝放在里头,小心缓慢来回摆荡。二〜六岁:尝试翻滚,跳格子,翻跟斗或玩蛋卷游戏,让孩子躺在小毯子一端,露出头,用毯子将他卷起。接着轻轻抽拉被压在底下的毯子,让孩子朝前滚动,享受翻滚的刺激。
游戏8:亲子打击乐团研究指出,处理音乐和数学的大脑回路是相连的,节奏感能帮助孩子发展数学排列和动作计画能力。透过反复练习,孩子大脑内的神经回路就能慢慢建立连结。○〜二岁:爸妈可抱着一岁以下的婴儿,随着音乐轻柔摆动转圈。学步儿可踩在大人脚背上,手拉手,一左一右配合节拍移动身体。 ,让孩子在扮演动物过程中,发展视觉想像技巧。二〜六岁:运用家庭日用品做成打击乐器,拿出响板,摇铃,响棒,自制刮板等,先拍手熟悉节奏,再使用各种乐器,举办一场家庭即兴演奏会。

游戏9:五味初体验相关词汇“感觉神经”英文“感觉神经”英文“神经细胞”英文“神经细胞”英文“神经细胞”英文“神经细胞”英文“神经细胞”英文○〜二岁:用引导的方法,教孩子辨识酸,甜,苦,辣,咸等不同味觉,包括:「哇,苹果好甜喔!」或「我觉得这爆米花太咸了!呢?」「尝尝这块姜饼的姜味,甜中带辣,舌头有点麻麻的!」二〜六岁:闭上眼睛尝一口食物,然后猜猜味道。这外,品尝新鲜水果沙拉,是集合多重感官的体验,每种水果的香味,口感,都带来丰富多变的刺激。
游戏10:亲子对话从实验得知,语汇的输出和输入过程,会让大脑大幅活跃起来。○〜二岁:专家建议,在婴儿醒着时,尽可能反复和他说话。虽然宝宝还听不懂话语的含意,但仍然是大脑镜像神经元,进行「观看,理解,模仿」三步,触动语言的初始发展。二〜六岁:亲子一同出声阅读,玩文字接龙,相关词联想,透过不断存取脑中已知的知识,将旧知识与新知识进行结合,活化思考控制中枢的前额叶皮质。
游戏11:外出散步,发现新事物
学前儿的学习方式是,透过自己亲眼所见,碰触,听到,尝到,闻到到五感纪录器存取下来的。为时和满足大脑的求知欲,父母可鼓励学前儿仔细观察实体世界,探索事物的细微差异。和两岁孩童一起走到巷口的便利商店,平凡的街道在他们眼中变成一个精采的马戏团:那里有一道神奇的门,站在前面就会自动打开;有迷人的水沟盖图案,上头画了一些线条;有色彩鲜艳的披萨店广告单;可以从爸妈的双腿后面探见前面的陌生人;或许还有一只邻居家白色毛茸茸的小狗。外出散步时,和孩子分享当下体验,例如树叶颜色变了吗?天空看起来如何?花朵闻起来怎样?或拟定目标增添趣味,例如要孩子搜集不同种类的花朵,树叶等样本或跟踪松鼠,认养一棵树,追踪蝴蝶,研究阳光照射的阴影等。

图片来源/国内首家社区儿童阅读全能体验中心部分内容摘自●“在家也能蒙特梭利”/天下杂志出版●“智慧开始:聪明宝宝从五感律动开始”/远流出版●“宝宝大脑开窍的黄金七堂课”/三悦文化出版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妈妈在家也能当育儿师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