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积木,有报告称,80%到90%的孩子不愿意在幼儿园大便。但吃喝拉撒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为什么孩子小小年纪在幼儿园却自己承受“憋大便”的痛苦呢,这要从以下几个原因分析:
一、环境改变
在家里,孩子过的是“众星捧月”的日子,父母的焦点都在他一个人身上。在幼儿园,老师面对那么多的学生,不会特别在意哪一个孩子。这时,孩子可能就会想,“老师是不是不喜欢我”,并会因此感到失落。
而且,父母对孩子的生活习惯比较了解,也会关注到孩子是否有拉大便的信号,会问孩子是否要大便。
在幼儿园里,这些都需要孩子自己去主动说的。可刚入园的他们不懂得如何和老师表达,自己有了想要去大便的想法却不敢和老师说;或者正处在秩序敏感期的他们习惯了家里的马桶,不习惯幼儿园的蹲便器,于是就出现了“憋大便”的情况。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人类发展的八大阶段”理论中提出:2-4岁是孩子自主性和羞怯疑虑相对发展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慢慢明白,那些在“自己家”做的事,在“别人家”做会不好意思。因此,对于刚入园的孩子来说,也许,幼儿园就是他们潜意识里的“别人家”。
二、心理压力
很多孩子刚上幼儿园时,分离焦虑很严重,安全感不足——心情一焦虑,身体也会焦虑,就难免出现大便不顺畅的问题。
也有的孩子看到老师在给别的小朋友擦屁屁时,表现出过不耐烦的语言和神情,他们也怕麻烦老师,甚至怕老师嫌弃自己,从而会控制自己的如厕行为。
在群里,一个家长说自己的女儿觉得大便很臭、特别脏,所以不想让老师看到自己大便,只想让老师看到一个美美的自己,所以她就憋大便,每次都是出了幼儿园就要立即解大便。
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认为,宝宝拉大便的时候有快乐的感觉,所以每个宝宝都喜欢把大便拉出来。 然而,当孩子觉得在幼儿园如厕有心理压力的时候,憋大便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三、肛欲期
1.5~3岁的孩子,会进入了一个敏感期——肛欲期。
这个时期的孩子,会通过憋大小便,体验肛门、尿道括约肌收缩和放松带来的生理快感。
弗洛伊德说:“孩子一旦进入了肛欲期,这个阶段可能会持续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也就是说,有些四岁的孩子,还会出现憋大小便的情况。
处在肛欲期的孩子,除了有“憋大便”带来的快感,还有一种说拉就拉的情况。这是因为孩子肛门周围的括约肌控制大便的能力比较差,当孩子感觉要拉大便时,却在去厕所的过程中控制不住,就拉在了裤子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