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3 | 浏览: 47490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3Rank: 3

妈币
261  
宝宝生日
 
积分
94 
我的月子态度就是害怕!
        害怕头胎没有带小孩的经验;害怕没有奶水无法亲喂宝宝;害怕小孩哭闹自己休息不好;害怕产后恢复不好,老公嫌弃;害怕有了小孩从此没有了自我的生活;害怕家庭矛盾升级自己无能为力……总之各种各样的问题每天都不断在我脑海里出现。
        俗话说:不打无把握的战。谁说怀孕生子不是一场关于女人的战争呢。面对日益焦灼的内心,我必须寻找出路。在此要特别感谢妈妈网。在一次用百度查找育儿知识的搜索中我无意中发现了妈妈网这个网站,里面有很多育儿知识还有很多针对我们孕妇的公益活动。这无疑给我打开了一扇大门。我开始定期去参加一些妈妈网组织的孕期活动比如新生儿常见疾病症状及预防;新手妈妈们培训班,让你成为合格妈妈;手把手教你做月子餐;产褥期护理;科学坐月子;如何提前干预避免产后乳腺堵塞等等(这些都是在妈妈网APP的附近活动里报名参加的,全程免费。再次感谢妈妈网)通过这些讲座我学到了不少知识。从一个小白慢慢变得有了一些底气。可以说这些讲座或多或少缓解了我很多孕期的焦虑和疑虑。
俗话还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月子期间妈妈和新生儿的吃喝拉撒睡都是需要别人来照顾的。而我家到时候是三个人的吃喝拉撒睡需要别人来照顾。倒不是说我怀的双胞胎,而是我家还有个90岁的老奶奶。我爸必须全程照顾她。环顾四周我发现基本只能指望我妈一个人了。但是我妈也只生了我一个,而且现在带小孩的方式早就改变了,她和我一样都只能算新手。另外还有一个我最不愿意触及的人物那就是婆子妈!我婆子妈不是重庆的,每年就过年的时候会见面,彼此其实都没有真正的了解,目前还没有任何矛盾。但是从我怀孕后陆续加的一些孕**里,我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就是一个坐月子的妈妈说:“婆子妈就是回奶神器”。“和婆子妈的矛盾就是从小孩出生的时候开始的”。这些过来人的言论让我的害怕多了一丝绝望的色彩。月子期间婆婆来参与的话,我绝对不会是那个和婆婆相处融洽的例外。所以必须寻找能避开这些的方法。这个时候妈妈网又一次为我指明了道路,前不久的月博会,让我第一次接触到了一个叫做月子中心的地方。通过探店的方式我深入了解了月子会所的功能和定位。发现人家贵真的是有贵的理由啊。舒适,省心,在馆里住着衣服别人洗,饭别人送到房间,小孩别人护理,自己伤口洗头别人处理。非常的省心。因为我不是一个心宽的人,我很担心月子期间开奶,回奶,产后抑郁这些事。这样入住月子会所应该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所以在综合了我家的情况以及咨询了一些过来人的建议后我给自己列了三个方案:
1.        在家里请月嫂照顾小孩,在外面叫月子餐(重庆目前有好几家,我就不点名了花费也在万余元左右),我妈就只负责做家务和家里其他人以及月嫂的饮食。优点:花费略低于月子中心,亲人不用家里月子中心两头跑。缺点:家里多了一个陌生人隐私得不到保障,而且没有值得信赖的月嫂途径。
2.        在月子中心坐月子。优点:专业机构能最大限度保障大人小孩的护理。自己亲人轻松,还能避免矛盾。缺点:花费高,月子中心没有专业机构监管,出了事情难以维权,参考6月17号和6月19号的中央一套的今日说法:泪洒月子中心。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3.        请婆子妈从外地过来和我妈一起照顾月子期间,老公之前也说到时候请两周的假,他护理我,帮我擦澡,洗头。他妈妈照顾小孩有经验专门照顾小孩,我妈负责买菜做饭做家务。缺点:我想说这个方案全是缺点。而且每个人都很累。身心俱疲。可能还会争吵影响了感情。优点:可能会省钱,前提小孩护理的好,不生病。
       目前我离预产期还有两个多月,我还在这三个方案中纠结着。如果您有好的建议请私信我吧,一个迷茫且害怕的头胎大龄准妈妈。

来自[移动wap版]

Rank: 3Rank: 3

妈币
261  
宝宝生日
 
积分
94 

来自[移动wap版]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重庆妈妈专属福利】80、90后新潮妈妈月子态度大调查!(8.15名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51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27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